原文:


予觀奕於友人所,一客數敗。嗤其失算,輒欲易置之,以為不逮己也。頃之,客請與予對局,予頗易之,甫下數子,客已得先手。局將半,予思益苦,而客之智尚有餘,竟局數之,客勝予十三子。予赧甚,不能出一言。後有招予觀奕者,終日默坐而已。


今之學者讀古人書,多訾古人之失;與今人居,亦樂稱人失。人固不能無失,然試易地以處,平心而之,吾果無一失乎?吾能知人之失,而不能見吾之失;吾能指人之小失,而不能見吾之大失。吾求吾失且不暇,何暇論人哉?


奕之優劣有定也。一著之失,人皆見之,雖護前者不能諱也。理之所在,各是其所是,各非其所非,世無孔子,誰能定是非之真?然則人之失者,未必非得也;吾之無失者,未必非大失也。而彼此相嗤無有已時,曾觀奕者之不若已!


 


翻譯:


我在朋友家看人下棋,有個客人一再輸棋。我譏笑他失算,就叫他改變棋子的布局,認為他的棋藝不如我。後來,那客人邀我和他下一盤棋,我很輕視他。才下了幾顆棋子,那客人已佔了主導棋局的優勢;棋局進行一半,我想得更辛苦了,而客人卻從容不迫,遊刃有餘。下完棋,算算棋子,那位客人贏我十三個棋子。我羞愧得滿臉通紅,說不出話來。從此以後,有人邀我看棋,我只是整天靜坐旁觀罷了,再也不敢多嘴。


 


現在的讀書人讀古人書,大多喜歡批評古人的失誤;和今人相處,也喜歡指摘他人的錯誤。人本來就不可能沒有錯誤,然而試著換個立場,平心靜氣地想想,我真的沒有一點過錯嗎?我能知道別人的過錯,卻看不見自己的過錯;我能指出別人的小缺點,卻看不見自己的大毛病。我找自己的錯誤都來不及了,那有餘閒去批評別人呢?


 


棋藝的高下,有客觀的標準,走錯一步棋,人人都看得出來,即使是護短、不肯認輸的人,也無法掩飾。道理所在,人們各自贊同他認為對的,反對他認為錯的。世上沒有孔子那樣的聖人,有誰能夠判定真是真非呢?如此看來,他人的過失,未必不是好的;我沒有過錯,未必不是大過錯。可是,世人往往互相批評譏諷,沒完沒了,竟連旁觀下棋的人都不如啊!


 


備註:


《奕喻》是一篇錢大昕寫的關于下棋的文章。錢大昕,字及之,號辛楣,清朝嘉定人。他精通經史百家,擅長金石考証,他曾經在乾隆時中進士,在鍾山、婁東、紫陽等各書院講學。錢大昕所寫的這篇奕語,主要是藉著自己看別人下棋,以及自己下棋失敗的實際體會,來指出當時讀書人自以為是的毛病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